《茶‧聊》

頑痰救星

身邊很多朋友確診康復後仍然有咳嗽,頑痰幾個月依然揮之不去。痰是呼吸道的分泌,要通過咳嗽才能把痰排出體外,清痰才能止咳。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儲痰之器。痰的產生源自於脾肺失衡,當受外邪入侵,脾未能發揮其化水濕的功能,體內濕氣過剩,水濕便會積聚體內,若碰上肺氣不足,肺部津液便會積聚成痰。如經常有透明或白痰卡住,可以用一角老陳皮、半夏3克,沖洗後放入保溫杯,加熱水焗30分鐘即可飲用。此茶能祛寒溫肺、化痰止咳,對寒咳、白色清痰尤其有效。若伴隨有咳嗽症狀,可加入幾片薑,有助緩和乾咳。陳皮味辛、苦,性溫,歸脾、肺經,能健脾和胃,有助理氣調中、燥濕化痰、紓緩腹脹感覺。能溫化寒痰,且辛行苦洩能宣肺止咳。陳皮以成熟的新會柑皮最好。適逢每年11月也是新會柑的收成期,不少人會買已串好的新鮮柑皮來曬成陳皮備用。半夏味辛,性溫,歸脾、胃、肺經,能燥濕化痰、降逆止嘔、消腫散結。薑味辛,性溫,歸肺、脾、胃經,能溫肺止咳、發汗解表,可治脾胃虛寒或胃氣不和。

頑痰救星

身邊很多朋友確診康復後仍然有咳嗽,頑痰幾個月依然揮之不去。痰是呼吸道的分泌,要通過咳嗽才能把痰排出體外,清痰才能止咳。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儲痰之器。痰的產生源自於脾肺失衡,當受外邪入侵,脾未能發揮其化水濕的功能,體內濕氣過剩,水濕便會積聚體內,若碰上肺氣不足,肺部津液便會積聚成痰。如經常有透明或白痰卡住,可以用一角老陳皮、半夏3克,沖洗後放入保溫杯,加熱水焗30分鐘即可飲用。此茶能祛寒溫肺、化痰止咳,對寒咳、白色清痰尤其有效。若伴隨有咳嗽症狀,可加入幾片薑,有助緩和乾咳。陳皮味辛、苦,性溫,歸脾、肺經,能健脾和胃,有助理氣調中、燥濕化痰、紓緩腹脹感覺。能溫化寒痰,且辛行苦洩能宣肺止咳。陳皮以成熟的新會柑皮最好。適逢每年11月也是新會柑的收成期,不少人會買已串好的新鮮柑皮來曬成陳皮備用。半夏味辛,性溫,歸脾、胃、肺經,能燥濕化痰、降逆止嘔、消腫散結。薑味辛,性溫,歸肺、脾、胃經,能溫肺止咳、發汗解表,可治脾胃虛寒或胃氣不和。

改善失聲茶療

相信很多人也曾經因為用聲過度而導致聲音沙啞,嚴重的甚至會失聲。根據中醫理論「肺為聲音之門,腎為聲音之根」,聲音出於肺再通過咽喉發出,源於脾而根於腎。如果肺腎陰虛,有機會令咽喉不夠津液養潤而導致失聲;腎主納氣,如果腎氣不足,聲音便會不夠洪亮。用聲過度而導致失聲時,可用胖大海3粒、甘草2片加熱水焗10分鐘即可飲用。此茶可清咽利嗓、祛痰止咳、潤腸通便,但脾胃虛寒、風寒感冒、糖尿病或低血壓患者不宜。因胖大海帶藥性,建議有需要時每日一杯,症狀改善後便停服,一般不宜飲用超過3至5天。胖大海味甘,性寒,歸肺、大腸經,多用於肺熱聲啞、喉嚨腫痛、急性扁桃腺炎、乾咳無痰等症狀,能清宣肺熱、利咽喉、解毒、潤腸通便。甘草味甘,性平,歸心、肺、脾、胃經,能清熱解毒、化痰止咳、補中益氣、調和藥性,有抗炎作用,可保護發炎的咽喉黏膜。如果因咳嗽濃痰而引起聲音沙啞,則可以飲用桑葉菊花茶,可以準備桑葉和菊花各5克,焗茶飲用。此茶能清肺解毒、散風清熱,並帶消炎作用,可以紓緩口乾聲沙。

改善失聲茶療

相信很多人也曾經因為用聲過度而導致聲音沙啞,嚴重的甚至會失聲。根據中醫理論「肺為聲音之門,腎為聲音之根」,聲音出於肺再通過咽喉發出,源於脾而根於腎。如果肺腎陰虛,有機會令咽喉不夠津液養潤而導致失聲;腎主納氣,如果腎氣不足,聲音便會不夠洪亮。用聲過度而導致失聲時,可用胖大海3粒、甘草2片加熱水焗10分鐘即可飲用。此茶可清咽利嗓、祛痰止咳、潤腸通便,但脾胃虛寒、風寒感冒、糖尿病或低血壓患者不宜。因胖大海帶藥性,建議有需要時每日一杯,症狀改善後便停服,一般不宜飲用超過3至5天。胖大海味甘,性寒,歸肺、大腸經,多用於肺熱聲啞、喉嚨腫痛、急性扁桃腺炎、乾咳無痰等症狀,能清宣肺熱、利咽喉、解毒、潤腸通便。甘草味甘,性平,歸心、肺、脾、胃經,能清熱解毒、化痰止咳、補中益氣、調和藥性,有抗炎作用,可保護發炎的咽喉黏膜。如果因咳嗽濃痰而引起聲音沙啞,則可以飲用桑葉菊花茶,可以準備桑葉和菊花各5克,焗茶飲用。此茶能清肺解毒、散風清熱,並帶消炎作用,可以紓緩口乾聲沙。

立冬補元氣

雖然氣溫仍有20多度,但不知不覺已正式踏入二十四節氣的立冬。冬天分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共6個節氣。立冬意味着將逐步踏入寒冷的季節,此時陽氣潛藏,陰氣盛極,萬物凋零,動物也儲存能量準備過寒冬或冬眠。此時,我們適宜為身體打好底子,補元氣以迎接冬天。為身體補元氣,可飲用核桃桂圓茶,用桂圓5粒、枸杞5克、核桃5粒,材料洗淨後放入保溫杯加熱水焗30分鐘。此茶能補腎防寒,還可以益腦養心,提升專注力。桂圓味甘,性溫,歸心、脾經,能開胃健脾、養血安神、壯陽益氣。枸杞味甘,性平,歸肝、腎經,能益精血、養肝明目、滋補肝腎、潤肺補氣,預防視力模糊減退。核桃味甘,性溫,歸腎、肺、大腸經,能補腎固精、溫腎納氣、潤腸通便,也可以潤肺和紓緩腎虛氣喘咳嗽。核桃仁上的薄衣含豐富礦物質和維他命,不用撕走。冬季日照時間較短,身體代謝減慢,容易誘發情緒問題。除了注意保暖和多走動外,還應多曬太陽,保持心境開朗。睡前也可用40度左右的溫水浸腳,能促進血液循環,有助溫經通絡、養腎固精、增強體質。

立冬補元氣

雖然氣溫仍有20多度,但不知不覺已正式踏入二十四節氣的立冬。冬天分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共6個節氣。立冬意味着將逐步踏入寒冷的季節,此時陽氣潛藏,陰氣盛極,萬物凋零,動物也儲存能量準備過寒冬或冬眠。此時,我們適宜為身體打好底子,補元氣以迎接冬天。為身體補元氣,可飲用核桃桂圓茶,用桂圓5粒、枸杞5克、核桃5粒,材料洗淨後放入保溫杯加熱水焗30分鐘。此茶能補腎防寒,還可以益腦養心,提升專注力。桂圓味甘,性溫,歸心、脾經,能開胃健脾、養血安神、壯陽益氣。枸杞味甘,性平,歸肝、腎經,能益精血、養肝明目、滋補肝腎、潤肺補氣,預防視力模糊減退。核桃味甘,性溫,歸腎、肺、大腸經,能補腎固精、溫腎納氣、潤腸通便,也可以潤肺和紓緩腎虛氣喘咳嗽。核桃仁上的薄衣含豐富礦物質和維他命,不用撕走。冬季日照時間較短,身體代謝減慢,容易誘發情緒問題。除了注意保暖和多走動外,還應多曬太陽,保持心境開朗。睡前也可用40度左右的溫水浸腳,能促進血液循環,有助溫經通絡、養腎固精、增強體質。

預防骨質疏鬆

骨質疏鬆是常見的都市病,特別多發生在更年期的女士和老人身上。骨質密度是儲出來的,約30多歲到達頂峰,之後隨着年紀增長,體內鈣質便開始自然流失,因此在年輕時便應注意補鈣。缺鈣隨了影響骨骼之外,還會令人身體疲乏、失眠、視力模糊、抽筋、牙齒變軟、神智混亂、高血壓、濕疹和尿頻等。眾所周知,補鈣要多進食高鈣食物,但進食了高鈣食物還必需維他命D來促進吸收,只要每日在陽光下活動15分鐘,便可以吸收一日所需的維他命D。食物方面,除了奶類製品外,我推薦平日可多加入更高鈣的黑芝麻和櫻花蝦拌飯來補充鈣質。傳統中醫學說沒有骨質疏鬆這名詞,但有腎藏精、主骨生髓的說法,若肝腎不足便會影響骨骼健康。要滋補肝腎可用杜仲葉、枸杞、桑椹各5克,材料洗淨放保溫杯加熱水焗10分鐘即可以飲用。此茶能健脾益腎、補肝腎、強筋骨。杜仲葉味甘,性溫,歸肝、腎經,有補肝腎、強筋骨、降血壓、活血通絡、加速新陳代謝等功效。枸杞味甘,性平,歸肝、腎經,能益精血、養肝明目、滋補肝腎、潤肺補氣,預防視力模糊減退。桑椹味甘、酸,性寒,歸經歸心、肝、腎經,能補血滋陰、生津潤燥、烏髮明目。

預防骨質疏鬆

骨質疏鬆是常見的都市病,特別多發生在更年期的女士和老人身上。骨質密度是儲出來的,約30多歲到達頂峰,之後隨着年紀增長,體內鈣質便開始自然流失,因此在年輕時便應注意補鈣。缺鈣隨了影響骨骼之外,還會令人身體疲乏、失眠、視力模糊、抽筋、牙齒變軟、神智混亂、高血壓、濕疹和尿頻等。眾所周知,補鈣要多進食高鈣食物,但進食了高鈣食物還必需維他命D來促進吸收,只要每日在陽光下活動15分鐘,便可以吸收一日所需的維他命D。食物方面,除了奶類製品外,我推薦平日可多加入更高鈣的黑芝麻和櫻花蝦拌飯來補充鈣質。傳統中醫學說沒有骨質疏鬆這名詞,但有腎藏精、主骨生髓的說法,若肝腎不足便會影響骨骼健康。要滋補肝腎可用杜仲葉、枸杞、桑椹各5克,材料洗淨放保溫杯加熱水焗10分鐘即可以飲用。此茶能健脾益腎、補肝腎、強筋骨。杜仲葉味甘,性溫,歸肝、腎經,有補肝腎、強筋骨、降血壓、活血通絡、加速新陳代謝等功效。枸杞味甘,性平,歸肝、腎經,能益精血、養肝明目、滋補肝腎、潤肺補氣,預防視力模糊減退。桑椹味甘、酸,性寒,歸經歸心、肝、腎經,能補血滋陰、生津潤燥、烏髮明目。

潤燥打底防秋咳

有沒有發覺一年四季中,秋季最容易發生咳嗽情況?踏入24節氣的霜降,也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,意味着深秋已到。除了日夜溫差擴大,濕度也相對低,天氣更乾燥,身體很容易出現秋燥狀況。冬天漸近,天氣轉涼,很容易受燥邪影響而引起一些乾燥和過敏徵狀。坊間有「補冬不如補霜降」的說法,意思是趁入冬前為身體打底,適時調理,以應付轉季時天氣驟變令身體受刺激。秋天是補肺的好時機,假如肺氣不通,在接下來秋冬轉季便很容易導致咳嗽氣喘。加上秋燥傷肺,容易導致口乾舌燥,呼吸不順。準備玉竹、麥冬、黃耆各8克,將材料沖水洗淨後放入保溫杯,加熱水焗15分鐘即可飲用。此茶可潤肺生津,益氣強身。玉竹味甘,性微寒,歸肺、胃經,能養陰、潤燥、除煩、止渴。麥冬味甘,性微寒,歸肺、胃經,能益胃生津、養陰潤肺、改善咽乾口渴。黃耆味甘,性溫,歸脾、肺經,偏於補陽、能補氣升陽,主治氣虛水腫、益氣固表。小孩可以用較溫和的太子參取代黃耆,太子參又名孩子參,性質溫和。太子參味甘微苦,性平,歸脾、肺經,能益氣健脾、生津潤肺。

潤燥打底防秋咳

有沒有發覺一年四季中,秋季最容易發生咳嗽情況?踏入24節氣的霜降,也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,意味着深秋已到。除了日夜溫差擴大,濕度也相對低,天氣更乾燥,身體很容易出現秋燥狀況。冬天漸近,天氣轉涼,很容易受燥邪影響而引起一些乾燥和過敏徵狀。坊間有「補冬不如補霜降」的說法,意思是趁入冬前為身體打底,適時調理,以應付轉季時天氣驟變令身體受刺激。秋天是補肺的好時機,假如肺氣不通,在接下來秋冬轉季便很容易導致咳嗽氣喘。加上秋燥傷肺,容易導致口乾舌燥,呼吸不順。準備玉竹、麥冬、黃耆各8克,將材料沖水洗淨後放入保溫杯,加熱水焗15分鐘即可飲用。此茶可潤肺生津,益氣強身。玉竹味甘,性微寒,歸肺、胃經,能養陰、潤燥、除煩、止渴。麥冬味甘,性微寒,歸肺、胃經,能益胃生津、養陰潤肺、改善咽乾口渴。黃耆味甘,性溫,歸脾、肺經,偏於補陽、能補氣升陽,主治氣虛水腫、益氣固表。小孩可以用較溫和的太子參取代黃耆,太子參又名孩子參,性質溫和。太子參味甘微苦,性平,歸脾、肺經,能益氣健脾、生津潤肺。

改善眼睛乾澀

近日看東西總是有點模糊不清,於是找視光師檢查眼睛。幸好不是視力問題,而是淚水分泌不足,加上佩戴不適合的隱形眼鏡令視力模糊,更換了另一新材質、透氧度和含水量更高的隱形眼鏡,情況便改善了。除了淚水分泌導致眼睛乾澀外,如果眼瞼近上下睫毛根部位堵塞亦有機會阻礙油脂分泌,影響脂質層而導致眼乾。可多用熱毛巾敷眼,增加眼部溫度,刺激淚腺、油脂和眼部血液循環,有助紓緩眼睛乾澀。如有眼乾問題,可用菊花、決明子、車前子各5克,洗淨材料放入保溫杯,加熱水焗15分鐘即可飲用。此茶能預防眼睛不適、紓緩眼睛乾澀、清肝火、滋養眼睛,令眼睛明亮。菊花味甘、苦,性微寒,歸肺、肝經,能疏風清熱、解毒消腫、疏肝明目、平抑肝陽。有研究曾指出連續3星期飲用菊花,可有效改善眼乾情況。決明子味甘、苦、鹹,性微寒,歸肝、大腸經,能降血壓、清肝明目、潤下通便、消脂減肥。車前子味甘,性寒,歸肝、腎、肺經,能清肝明目、清熱解毒、利尿通淋、滲濕止瀉、清肺化痰,對肝熱目赤、目暗不明尤其有效。

改善眼睛乾澀

近日看東西總是有點模糊不清,於是找視光師檢查眼睛。幸好不是視力問題,而是淚水分泌不足,加上佩戴不適合的隱形眼鏡令視力模糊,更換了另一新材質、透氧度和含水量更高的隱形眼鏡,情況便改善了。除了淚水分泌導致眼睛乾澀外,如果眼瞼近上下睫毛根部位堵塞亦有機會阻礙油脂分泌,影響脂質層而導致眼乾。可多用熱毛巾敷眼,增加眼部溫度,刺激淚腺、油脂和眼部血液循環,有助紓緩眼睛乾澀。如有眼乾問題,可用菊花、決明子、車前子各5克,洗淨材料放入保溫杯,加熱水焗15分鐘即可飲用。此茶能預防眼睛不適、紓緩眼睛乾澀、清肝火、滋養眼睛,令眼睛明亮。菊花味甘、苦,性微寒,歸肺、肝經,能疏風清熱、解毒消腫、疏肝明目、平抑肝陽。有研究曾指出連續3星期飲用菊花,可有效改善眼乾情況。決明子味甘、苦、鹹,性微寒,歸肝、大腸經,能降血壓、清肝明目、潤下通便、消脂減肥。車前子味甘,性寒,歸肝、腎、肺經,能清肝明目、清熱解毒、利尿通淋、滲濕止瀉、清肺化痰,對肝熱目赤、目暗不明尤其有效。